星期五, 4月 07, 2006

杜拜的外勞

  杜拜本土的居民,得油元所助,生活優遊,所以很多工作都要假手於人。我接觸得最多的外勞,自是運輸業的--的士司機與白牌司機。
  他們多是巴基斯坦人,回敎徒。
  可能是身處異地的關係而又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,他們之間份外有人情味。

  記得一日乘的士回酒店,中途在一個燈位前停下來等轉燈時,隔鄰客貨車的司機忽爾招手示意並探頭問路。原來他是來自鄰邦阿布扎比(不過是一個多小時的車程),來杜拜某處,卻不太認得路。
  的士司機耐心地向他講述如何去那個地方,但不得要領,的士司機索性向客貨車司機說:「 Follow me!」就這樣,兩輛車,一前一後經過了兩個燈位,每次停下均交流一番。最後,到了第三個燈位,的士司機向小巴司機示意他要向右轉,而我們則向左轉。

  不過這種人情味似乎只體現在外勞之間而已,對遊客卻是「一個都不能少」--一個崩都不能少。
  由機場至酒店的車費是 50 Dhs;由酒店到機場卻是 25 Dhs,你說神奇不神奇?
  不神奇,因為機場起錶是 25 Dhs;酒店起錶卻是 3.5 Dhs。
  其實我們還遇過 2.5 Dhs 和 3.0 Dhs 的起錶價,根據我們專業的瞎猜,那分別是:平日、夜間和假日的收費。
  至於那個載着我和同事往 Palm Island 再轉往 City Center 的白牌司機則更經典。在前往 City Center 途中,他說要帶我倆到兩處地點拍照:一是帆船酒店旁的海灘;一是帆船酒店門前。好了,拍過照,到了目的地,一算收費,咦?怎麼多了 30 Dhs?他說這是前往那兩處拍照的收費。哈,這真是「打死狗講價」,明明是你主動說「let me show you two places」,一轉頭卻要收錢。
  看到我倆一臉不順,他才勉為其難地減收 10 Dhs,還說他的收十分公道,叫我們逛完商場記得致電給他,他會隨時候命咁話。
  「你他媽的見鬼去吧!」我心裡問候着其高堂。
  「冇死錯人嘅!」甫下車我就對同事說。

  另一次「冇死錯人」事件則是發生在展覽結束當天。
  展覽結束,收拾妥當,因為雜物眾多,老細召了兩個在會場「游弋」的巴勒斯坦人幫忙。當時他們的說辭是:「 Free, free. 」他們一個以手推車運送兩箱雜物,一個則拖着個大行李箱。
  由會場至外面的的士站,不過五、六分鐘的路程。由於沒有的士,他們幫我們截了一輛客貨車。此時老細 B 已掏出 20 Dhs(鬼才信會是 free),並把錢交給其中一人。誰知那人卻說要每人 20 Dhs,嘩,這不好過去搶?在香港做老麥亦不過是時薪 $15 大元,你們前前後後左左右右最多幹了二十分鐘活(其中十幾分鐘在等車),卻索價每人港幣 $45 元?
  猛虎不及地頭蟲,最終老細 B 添了 10 Dhs,打發他走了。

沒有留言: